都說運營入門門檻低,做了1-2年后,慢慢發(fā)現(xiàn)運營的知識點多,更新迭代快,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?本文重點講解構建知識體系的方法以及對自身的定位。
運營的知識體系:通過工具建立對運營的系統(tǒng)認知并不斷完善。進行運營知識的收集、消化吸收和創(chuàng)新的過程。其中運營模塊大致分別:內容運營、用戶運營、推廣運營。如何能快速的掌握構建其中某個模塊的知識體系喃?
所學專業(yè)、生活背景、從業(yè)經驗,都會導致運營從業(yè)者的基本素質和專業(yè)技能有差別,其中基本素質是指個人的能力體現(xiàn),包含了基礎項和關鍵項,如:知識管理、時間管理、辦公技能等屬于基礎能力的體現(xiàn),邏輯能力、市場分析、領導力等等屬于關鍵素質的體現(xiàn)。
專業(yè)技能包含了運營能力和產品能力,體現(xiàn)的是崗位的專業(yè)度。運營能力的評估要素有數(shù)據分析、運營方案、內容管理等;產品能力如市場分析、用戶分析、產品規(guī)劃等。
具體怎么理解喃?
準備入職場的應屆生在面試時,hr重點考察的是能力項:基本素質。會重點觀察入職者的知識構造、方法論以及處事方式等;職場1-2年后再面試,hr重點考察的則是專業(yè)技能,是否可以承擔某個模塊的工作。
那么大家可以比對下圖,來對自己做一個定位,看自己在哪個階段。
拿我自己來舉例子吧,運營崗工作有5年,是團隊骨干,在自我評估是填的是P3-骨干。
在基本素質上,基礎能力不錯,在關鍵素質上,尤其是領導力、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上欠缺,因為日常工作都是其中的幾個模塊,沒有特意培養(yǎng)自己的視野,還處于戰(zhàn)術層面,無法站在產品高度看問題。
在專業(yè)技能上,日常工作上側重原創(chuàng)、熱點以及活動,故在運營能力上有深入理解,但由于產品有強大的壟斷優(yōu)勢,缺少市場分析能力。
總結:在從骨干到專家的提升空間上,需要著重提升領導力以及產品能力,讓自己在戰(zhàn)略視角上看待問題。
我們選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模塊來舉例子,運營工作中分內容運營、用戶運營、推廣運營,那我們拿門檻比較低的推廣運營來分解知識樹。
當我們在推廣的時候,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?
目標用戶分析:對用戶畫像的描述、用戶所在市場分析、用戶分類、用戶使用場景、核心用戶的需求;
(1)線上推廣:常見的線上公域流量池有百度、淘寶、微信、微博,其中百度分為付費的SEM,免費的如SEO、百度文庫、百度知道……;微信分為公眾號、朋友圈付費廣告、朋友圈H5活動、微信群。
(2)線下推廣:學校、醫(yī)院、寫字樓。
FEEDLY、印象筆記、Pocket、搜索……
一切有價值的信息都是人記錄的。
所以信息存在滯后性,要知道90%的人賺錢的方式都是利用信息的不平等。所以關于行業(yè)的潛規(guī)則需要利用與“人”交流獲得。
學習和整合資料的過程就是要進一步把資料讀少,在讀和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剔除掉垃圾和無價值的資料。資料的分類管理是第一步,但遠遠不夠,做第二次過濾需要對每個資料都進行泛讀,通過泛讀對資料的價值和優(yōu)先級進行排序,以確定后期學習的計劃和學習的重點。
具體輸出可以從以上幾項來選擇,或者選擇公司內部培訓、知乎平臺、沙龍分享等等。
作者:高高
來源:高高的運營手記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請注明來意】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(qū)天府三街1599號(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)